師大故事
首頁 >> 師大故事 >> 正文

【恰同學少年】張金牛:“格致”之途上的傳薪者

部門:黨委宣傳部時間:2021-06-16

“發(fā)奮圖強,他用勤勞的汗水打磨科研的玉石。少年可期,他用執(zhí)著的追求譜寫青春華章”,在我校第六屆“感動春天”大學生自強之星頒獎典禮上,伴著朗朗的頒獎詞,“自強之星標兵”獲得者、物理學與信息技術學院2021屆凝聚態(tài)物理專業(yè)博士生張金牛走上頒獎臺。這位“科研達人”給現場觀眾留下深刻印象:碩博期間兼任2個校級科研項目主持人和3個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骨干,前后發(fā)表21篇SCI高水平期刊論文,總影響因子高達109.45。只有他自己清楚,累累的科研果實背后,是多少汗水的灌溉。

山路坎坷,入黨璞玉初琢

張金牛的故鄉(xiāng)隴南市西和縣,坐落于甘肅省東南部林區(qū),地處偏僻,經濟落后。和這里家家戶戶的農民一樣,張金牛家的收入來源單一——靠天吃飯。“沒糧了,你倆不能繼續(xù)讀了,早早回家干活吧。”一盞昏暗的燈光,深遠的嘆惜和無奈,兩個姐姐被迫輟學的場面,一直是張金牛心里難以翻過的一頁。

家人的苦楚張金牛看在眼里,每逢寒暑假,他就去大街上發(fā)傳單做項目,或是到別人家?guī)Ъ医藤嵧饪?,有時還跑去其他縣城找活干。慶陽正寧縣、白銀靖遠縣,以至大半個隴南,都留下了他為生活奮斗的足跡。

窮且益堅,不墜青云之志。艱苦的條件下,張金牛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。進入大學后,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他,如大旱逢甘霖,“那會兒那個條件,誰愿意給我們借錢交學費?沒有黨的政策,這個學還真是上不了!”

滴水恩,涌泉報,從那一刻開始,入黨的小苗開始在張金牛心里扎根。下定決心,說做就做,一章章黨史,一條條黨規(guī),如汩汩清流般入腦入心。2012年5月,初夏的驕陽映照在他興奮的臉龐,通過考核的他如愿成為了一名中共黨員。

“研途”艱辛,終有柳暗花明

做實驗,是物理系學生認識物理規(guī)律的必經路:跟隨載著砝碼的小車駛向力學的大門,沿著錯綜復雜的導線搭起電學的框架,透過光具座上的薄透鏡一窺光學的奧秘……張金牛至今清楚記得那堂讓他打開物理之門的“測量重力加速度”實驗課,“同學們面對單擺‘亂擺’現象一籌莫展,而老師借助尺子就能讓問題迎刃而解,實驗中真是處處體現著人類的智慧。”

時光的鐘擺擺到抉擇的路口。本科畢業(yè),后面的路怎么走?直接就業(yè)自力更生?對物理的探索就要結束了嗎?一連串的自問讓他陷入沉思,對物理實驗的熱愛讓他無法割舍繼續(xù)深造的想法。擺脫心理的重負,他毅然踏上了追夢路——報考陜西師范大學凝聚態(tài)物理專業(yè)研究生。

人貴有志,學貴有恒,在題海中泡了近半年,張金牛最終贏得了一張從西北師范大學前往陜西師范大學的“車票”,從金城到長安,他正式踏上了自己的“格物致知”之路。

科研路荊棘叢生。剛上研一,知識掌握不夠,理論實驗都困難重重。彼時,同門的實驗都順利開展,張金牛卻在第一步——制備氧化塢納米纖維結構就卡了殼。制備研究對象是做凝聚態(tài)物理領域研究的根基,他在這一步摔了跟頭,后面的性能測試及改進就無從談起,“近半年時間都原地踏步,毫無進展,當時真是無可奈何……”

“自己選的路,咬著牙也要走完!”迎難而上是張金牛唯一能做出的選擇。在導師耐心的指導下,他一頭扎進文獻瀚海,包含上百篇學術論文的二十多個文件夾、千余條知網和萬方數據庫的瀏覽記錄、數不清的實驗廢棄物,是他那段努力的最好見證。問題沒解決,張金牛茶飯不思,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失敗原因和解決方法,走路想,吃飯想,睡不著時還在想。經歷半年不懈的努力,他終于撥云見日,通過水浴加熱的方法,成功制備出了氧化塢納米纖維結構。

在那之后,張金牛仿佛“開了掛”一般,在科研路上勢如破竹,完成了“一個提出”“兩個開發(fā)”“三個構建”: 提出結合MOFs法和靜電紡絲技術構建MOFs基新型多孔MOS異質結納米纖維的方法;開發(fā)出原子個數可控的超小尺寸貴金屬納米團簇修飾敏感材料的方法,以及MOFs法構建納米Ag催化劑均勻分布的介孔ZnO納米籠子的方法;構建了歐姆接觸能帶理論敏感機制模型并揭示了相關增敏機制,具有優(yōu)異的丙酮敏感特性的NiO–WO3多孔納米纖維,以及新型MOFs基網狀rGO–ZnO多孔納米纖維。更以第一作者發(fā)表了九篇高水平論文。

撣去封面的灰塵,張金牛翻開一本本印有自己名字的榮譽證書。雖然過往經歷輝煌,但目前已成功應聘為西安郵電大學直聘副教授的他明白,腳下的路才是新起點,“未來能做出什么成績才是最重要的?!?/p>

fc47e777f743a418331eaadde59c0dc.jpg

師情難舍,再育莘莘學子

望向導師盧紅兵教授的辦公室,張金牛堅定地說:“沒有盧老師的引導,科研的‘道’我走不下去?!彼蜷_自己和盧老師的聊天記錄,彈出數不盡的文字、語音、圖片和文件,而這只是六年來師生情的冰山一角。無意間翻到含有“醫(yī)院”二字的對話,他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一年前,“去年,盧老師生病住院,還在病床上指導我改論文。言語不足表達我的感激,但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的好?!?/p>

落日余暉灑進實驗室,看著在自己指導下生疏地操作著儀器的研一師弟師妹,張金牛的腦海中又浮現出六年前的那個下午,師兄手把手教他的畫面。轉眼間,六年一晃而過,自己已從弱不禁風的稚嫩初芽長成獨當一面的參天大樹,接過了師長的重擔,繼續(xù)灌溉新生的物理之苗。

送走最后一縷春風,長安迎來茵茵夏日,張金牛難得閑暇,頂著驕陽信步校園。抬頭,花竟已繁茂,樹竟已成蔭,六年恍惚一瞬,“恩師盧紅兵的悉心指導,師兄弟聚餐時的歡聲笑語,深夜仍運轉不停的實驗儀器……一切仿佛還在昨天。”

張金牛腦海里不斷預想著今年火熱的盛夏,那是自己告別師大的日子,也是迎來黨百年華誕的日子。在他看來,于黨,2021年是一個里程碑,是一段征途的結束,也是另一段新征程的開始,于自己,亦是如此:“師大的時光即將結束,但‘格物致知’的追求和‘西部紅燭精神’的傳承才剛剛開始。我會努力站好三尺講臺,用紅燭之光照亮每一位學生;潛心堅守實驗室,把科研的‘新苗’栽到祖國的大地上?!?/p>